|
雨篷专题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掏孔的工字梁或T形梁,用拉杆(管)支撑,配以点式玻璃雨篷”问题的一些看法
解决问题:
502628: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吗?
即使出现,因为雨蓬上方与下方的风压方向相反,抵消后与雨蓬自重来比较。。。。我认为雨蓬计算时与幕墙相反自重是最关键的,风压反而不是特别要紧。再有一般情况下雨蓬前高后低,这样的情况下产声负压的几率就更小了。
呵。。。与教科书中讲的不一样,我也不知道是否正确,保险起见,别听我的。
TANGR :to:502628 前高后低的东东在上面正是负压呀!你在雨棚上放张纸看看到底是被风压在玻璃上还是往上吹跑不就明白了。
Mermaid:实际上我们验算时可以发现拉杆所受的压力是很小的。根本够不成稳定问题。
lazj1:我觉得做这样的雨蓬,梁端应做刚接支座,否则风吸力大于自重时,整个一机构。
Okok:计算风吸力时,不考虑上面拉杆(索)。按悬臂梁模型。
答:hongxl----我们设计时也是这样考虑的,拉杆比较倾向与装饰效果及安全感。
lazj1:风吸力大于自重时,拉索松弛或拉杆受压屈曲怎么办?
答:赛玉----加大雨篷的配重!!保证在负风状态下还是安全的就行啦!!
Hongxl----风吸力在设计悬臂梁时就应该合成到支座受力分析中,不可能单纯靠自重去抵消,悬臂端头的扰度要控制。
Sunddh:此拉杆为装饰性拉杆吧。悬挑根部钢梁会承受巨大的扭力。
TANGR :“加大配重”---是呀是呀!我以前做的一个雨棚,挑出9米远,拉杆是2根7米长的40mm圆钢,问设计院负风压如何考虑,她说不考虑阵风系数,体型系数取-2,有风组合时算出来的负风载作用比恒载大一点点,然后“在雨棚钢梁空腔里面灌砼”就可以了,我肺都气炸!
TANGR:其实可以很快的估算一下:雨棚钢结构自重约35KG/M2,玻璃和附件算50KG/M2,阵风系数按新规范就算1.8,体型取-2,高度取1,深圳基本风压为0.75,一个雨棚50M2,MY GOD,要配多少重才行呀!
如果拉杆果真不承压,悬臂钢梁根部设计成固接,请把结构梁拿来算一下试试,是否答应有那么大的扭距,很多设计院做结构的时候是没有考虑这点的。
特别是结构建成几年后甲方想改立面的。
llob :我倒觉得这种雨篷的拉杆受压的情况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关键是看雨篷端部与土建结构的连接位置的设计,很同意楼上老兄的看法。曾遇到过这种情况:雨棚面积超过80m2,土建只埋了几个铁板做雨棚连接,挑出6米,甲方要求一不能有拉杆,二不能有立柱。最后把连接位置设计成牛腿的形势,很难看。
Bquxi:雨蓬悬挑超过4米最好使用拉杆,因为悬挑太大钢梁根部的弯距会很大,支承钢梁的砼梁一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扭距。在负风压作用下扣除自重等正荷载后,雨蓬拉杆一般均为受压构件。钢结构规范对受压构件的刚度均应以其容许长细比来进行控制,一般情况下雨蓬φ70的拉杆均能满足钢结构规范的要求。设计时我们还可通过合理布置钢结构体系来减少拉杆的数量。另外也可采用预应力拉杆来解决拉杆过粗的问题。
maxfun :TO---- okok wrote:计算风吸力时,不考虑上面拉杆(索)。按悬臂梁模型。
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拉杆一定要验算的,在正负风的情况下,光棚的自重有一般以上有拉杆承受。正确的模型应该分2个:
1。风力向下+自重 考虑拉杆
2。风力向上 考虑光棚自身与结构的联接
Maxfun:补充一下:第2种情况,可以考虑底面也拉拉杆。
如风~:一般来说,我觉得应用悬臂梁的模型。
1。我算过好些点式悬挑雨棚,副风压均大于恒载,所以有人说加大配重使恒载大于风压是不能实现的。
2。雨棚风压规范明确规定为副风压,方向向上。不存在考虑两个方向。
3。雨棚受最大风载时,拉杆受压,可不考虑。
[ 本帖最后由 鲁宾 于 2007-4-27 21:29 编辑 ] |
|